×

非物质文化手抄报内容(非遗文化手抄报内容)

cbfry5HF6DF cbfry5HF6DF 发表于2024-03-29 07:32:25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 这些都可做内容

1、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4类。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遗产总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6年7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2、世界文化遗产分类

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以及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

城市都有自己标志性建筑。北京有闻名中外长城;上海有高耸入云金茂大厦;杭州有如诗如画西湖;香港有美丽繁华夜市;就连四川也有令人惊叹九寨沟…..要数我家乡——福州标志性建筑,就非三坊七巷莫属了!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十条坊巷概称。三坊七巷中三坊指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言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还是一个盛产名人地方,“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所在,历代众多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从这里走出名人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

——沈葆板、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世纪老人”—冰心.……他们在三坊七巷演绎着自己传奇故事,有在三坊七巷结束了自己神奇一生。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人杰地灵地方感到骄傲!

三坊七巷还有很多特色美食呢!荔枝肉、太平燕、佛跳墙、锅边糊.…….各个色香味俱全,好吃极了!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有着特色美食地方感到骄傲!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举办“老城保护与整治——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宣言中写道:每个城市都有独特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一个城市,也是全人类共同财富,每个城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是社会发展进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应不仅注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应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重视建立民众与文化遗产间情感联系,应建立、积极、合理、有效途径,使文化遗产为民众所关注与分享,使文化遗产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动力。文化遗产对于经济社会影响力,是潜移默化而深刻长远,是不可复生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遗产丧失是无法补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文化遗产,每个城市都有她应保护“紫禁城”。是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文化遗产,三坊七巷就是福州文化遗产,是我们福州市民应该保护“紫禁城”,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紫禁城”感到无比骄傲!

我作为一个福州市民,我为三坊七巷感到骄傲,因为它人杰地灵,因为它历史悠久,因为它独特魅力……同学们!听完我介绍,有没有十分向往来到三坊七巷啊?如果你有空,一定要来这看一看哦!

三、非遗文化手抄报内容

非遗文化手抄报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

四、小学生非遗手抄报内容

非遗文化手抄报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