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五年级难题,求10条五年级数学难题

cbfry5HF6DF cbfry5HF6DF 发表于2024-03-31 11:22:41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五年级数学难题

1、哥哥和弟弟分别从家和学校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80米,弟弟每分钟行60米,两人在离中点100米处相遇,问: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100×2÷(80-60)×(80+60)=1400(米)

2、客货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货车行到两地中点时,与客车还相距75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75×2÷(65-50)×(50+65)+75=125(千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街到西街去,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街。东街到西街的路程是多少米?

120×5÷(120-100)×120=3600(米)

4、A、B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A车每小时行55千米,经过4小时已驶过中点20千米。这时A、B两车还相距8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5×4+8+20+20)÷4=67(千米/小时)

5、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3小时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改用每小时行52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120-8×2)÷52=2(小时)

6、五(1)班的52位同学去校外植树。如每人植3棵树,全班同学能植完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52棵。五(1)同学要植这批树,平均每人应值多少棵?

(52×3-52)×2÷52=4(棵)

二、求10条五年级数学难题***附答案***

1.师傅和徒弟一起做包子。规定每只包子用的面粉一样重,并且要求10只一笼。一天师徒做了5笼包子,其中师傅做了4笼,徒弟做了1笼,但由于徒弟粗心听错了师傅的要求,每只包子都少了10g。你有什么办法称一次就知道哪一笼是徒弟做的吗?

(假设每个包子面粉重为M,又将每笼包子标记为A,B,C,D,E笼

只要从A笼拿1个包子,B笼拿2个,C笼拿3个,D笼拿4个,E笼拿5个,如果所有包子都没问题,则总重应为25M,即总重必然能被25整除.

现在将这些包子放上去称,然后查看重量读数,因徒弟每只包子都少了10g

所以将现在的重量读数分别加上10,20,30,40,50G,看结果能否被25整除.

若加上10G能被25整除,则A笼是徒弟做的

若加上20G能被25整除,则B笼是徒弟做的,以此类推,

若现在的重量读数就能能被25整除,则E笼是徒弟做的)

2.一本书中有一页被撕掉了,余下的页码之和正好是1002,问:

(1).这本书有多少页?

(2).撕掉的是哪一页?

(先说一下计算总和的公式,这样方便,这是一个等差数列,设共n页(1,2,3,4,...,n),则页码之和为n(n+1)/2,被撕掉的那页是n(n+1)/2-1002

先说共44页吧,那由公式可得页码之和是990页,这还没撕呢,就小于1002,所以不合适;

再说共45页,由公式可得页码之和是1035,大于1002.然后1035-1002=33,所以45页符合题意,

再往下推,共46页,由公式得页码之和是1081,也大于1002,不过1081-1002=79,然而79小于46,所以不合题意,

由上可知小于等于44或大于等于46都不合题意,只有45合题意

所以本题答案是:这本书共有45页,撕掉的那页是第16,17页)

3.(1):一艘船在顺水中的行360千米需要8个小时,在逆水中行了184千米也用了8个小时,那么这艘船在静水中行17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2)一艘船以每小时28千米的速度顺水航行165千米,每小时水速是5千米,需要航行几个小时?

(3)一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河水流速为每小时5千米,船往返于A、B两个港口,顺水行了4个小时。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逆水需要多少小时?

规律总结: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1)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60÷8)+(184÷8)]÷2=34千米/小时

航行170千米需要时间 170÷34=5小时

(2):

165÷(28+5)=5小时

(3):

两地距离:(25+5)×4=120千米

逆水航行需要时间 120÷(25-5)=6小时

小学题到什么程度了我还真不知道……………………只能找一些了,不知道能帮到你吗

活动一:

(1)猜年龄的谜题

甲问乙的年龄,乙回答说:

“我的年龄被3除,余2,

年龄被5除,余4,

年龄被7除,余1。”

可以猜出乙的年龄吗?

提示:先列出满足“年龄被7除,余1”条件的数,在考察5和3,即可得解

活动二:找出隐藏的数字组合

问题(1):从0、4、5、6、8五个数中选出4个,组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四位数。

问题(2):找出两个小于30的质数,使它们的和为30。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答案有多种可能

活动三:锯木头或铁丝活动

问题(1)有两根长分别为30厘米和80厘米的木条,现在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是多少厘米?

问题(2)有三根长度分别为120厘米、180厘米和240厘米的铁丝。现在要将它们截成一样长的铁丝,而无剩余,并且要使铁丝尽可能长,问每根铁丝长多少?可以截成多少根?

问题(3)小明要用一张长48cm,宽42cm的长方形纸,裁出若干张面积相等且没有剩余面积的纸鹤。最少能这出多少个纸鹤?

活动四:擦数字游戏

在纸板上写有1、2、3、…100这100个自然数,甲乙二人轮流每次每人划去一个数,直到剩下两个数为止,如剩下的两个数互质则判甲胜,否则判乙胜。乙先划甲后划,谁有必胜策略?分析原因。

提示:用来加强学生对互质数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先动手做游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活动五:铺地板

分别有30厘米和40厘米的正方形,能够铺成的最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活动六:

甲乙丙查资料,甲6天去一次,乙8天去一次,丙9天去一次。如果2006.4.15都在网吧,那下一次都在的时间是多少?

活动七:

有一张长方形的白纸,长136厘米,宽80厘米,如果把它剪成若干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并使它们的面积尽可能大,而且没有剩余的纸,那么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活动八该题目的背景知识:

我国古代数学中将这类题称为“韩信点兵”。

“三个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nian四声)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在日本,该问题被称为“百五减算”或“百五间算”,江户时期的数学书“尘劫记”之中有记载。

拓展问题(2):分积木

小明从100块积木的箱子里取出积木,进行分组。若每组3块,结果余下1块;每组5块,结果也余下1块。箱子里到底有多少积木呢?

【一,29。

二,1.4560、6540、5460、4650、6450、5640、4680、8640、8460、4860、6480、6840。

2.23,7;19,11;13,17。

三,1.10cm,2cm,5cm。

2.60cm,共9根。

3.36个。

四,略。

五,120cm。

六,2006年6月26日。

七,8cm。

拓展问题,106、121、136、151、166、181、196.】

三、小学5年级的数学难题带答案

华罗庚数学学校五年级练习(三)1等差数列求和

一个数列,从第二个数起,每一个数减去它前面一个数的差是一个定数,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定数叫做公差。例如:

(1)1、2、3、4、5、……99、100(2)1、3、5、7、9、……97、99

(3)4、10、16、22、28……82、88

以上三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数列(1)的公差是1,数列(2)的公差是2,数列(3)的公差是6。数列中每一个数都称为数列的项,第一个数称为第一项,第二个数称为第二项,其余类推。如果一个数列的项数是有限的,我们就把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1 1+3+5+7+……+1997+1999=?例2求首项为5,末项为155,

项数为51的等差数列的和。

例3有60个数,第一个数是7,从例4数列3、8、13、18、……

第二个数开始,后一个数总比前的第80项是多少?

一个数多4,求这60个数的和。例5 3+7+11+……+99=?

例6一个15项的等差数列,末项为110,公差为7。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

五年(三)下盈亏问题

1、一个植树小组去栽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少4棵树苗。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2、学校买了若干个篮球,平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4个,则多余14个;如果每班分5个,则正好分完。学校买了多少个篮球?有多少个班?

3、燕西街道幼儿班给小朋友们分苹果。如果每人分6个,则缺少72个;如果每人分4个,则正好分完。求这个幼儿班的小朋友人数和所分苹果的总数。

4、某车间拟订生产计划,预定生产机件若干。如果每组完成16件,可以超额6件;如果每组完成15件,尚能超额2件。这个车间预定生产机件多少件?工人有多少组?

5、四年级(1)班以铅笔奖励优秀生。每人奖14支,则缺19支;每人奖12支,则缺11支。这个班有几名优秀生?有多少支铅笔?

6、小华每天早晨7点从家出发到学校上学。如果每分走60米,则要迟到6分;如果每分走80米,则可以提前3分到校。从家出发需走多少分准时到校?小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路程?

7、在桥上用绳子测量桥的高度,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时还余5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水面还余2米。求桥高和绳长。

五年级练习(四)上按新定义运算

数学竞赛中,有一种要求按新定义进行运算的问题。这类题的特点是,规定了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和新的运算顺序,要求按照新定义用新的运算方法进行一种新的运算。按新定义运算的题目,趣味性强,灵活度大,它虽与课本的数学知识不一样,但我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解答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定义,并按新定义的关系式,把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知的四则运算。解答这类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算能力。

例1已知2 3=2+22+222=246,3 4=3+33+333+3333=3702,……按此规则计

算:(1)3 2;(2)5 3;(3)1 X=123,求X。

例2已知A※B=(A+B)×(A—B),例3规定1※4=1×2×3×4,

求20※15的值。 6※5=6×7×8×9×10,那么

(4※5)÷(6※3)=?

例4规定[a、b、c、d]=9ab—cd,例5设a*b表示a的4倍减去b

如果[1、2、3、X]=3,求X的值。的3倍,即a*b=4a—3b。

(1)计算:(1.5*0.8)*0.5;

(2)已知X*(5*2)=46,求X。

例6如果A>B,那么[A,B]=A;如果A<B,

那么[A,B]=B。试求(1)[8,0.8];

(2){[1.9,1.90],1.9}例7 n为自然数,规定f(n)=3n—2,

例如f(3)=3×3—2=7。试求:

f(1)+f(2)+f(3)+……+f(100)

的值。

例8如果1=1! 1×2=2! 1×2×3=3!…… 1×2×3……×100=100!

那么1!+2!+3!+……+100!的个位数字是()。

华罗庚数学班五年级练习(四)下还原问题

1、有一个数,把它乘以5以后减去26,再把所得的差除以4,然后加上13,最后得29。这个数是几?

2、某车间按工人超产情况发奖金。将奖金全额的一半发给甲,再将剩下的一半发给乙,然后发给丙80元,发给丁7元,最后余下4元。这笔奖金共有多少元?

3、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数加上17,然后用4除,再减去15后乘以10,恰好是100。”这位老人有多少岁?

4、有甲、乙两数,甲数减去乙数的结果等于7;乙数加上甲数,然后乘以甲数,再减去甲数,最后除以甲数,其结果等于甲数。求甲、乙两数。

5、有一个卖桃子的人,拿了一篮桃子到各家销售:到第一家,先尝了一个,然后买去所余的一半;到第二家,又是先尝一个,再买去所余的一半;到第三家,还是先尝一个,买去所余的一半。这时篮子里还剩下35个桃子。原来这篮桃子共有多少个?

6、某人外出旅行,先用去旅费的一半多350元,回来又用去余款的一半少130元,到家还剩285元。他带去旅费多少元?

7、东兴机器厂有5个车间,今年计划生产车床比去年多一倍,结果比计划还超额480台。已知每个车间即使少生产120台,也能达到800台。这个厂去年生产车床多少台?

8、某数加上1,减去2,乘以3,用4除,结果得6。这个数是几?

五年级练习(五)数图形

一个五边形,把它的对角线连成一个

五角星(如右图),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

形?像这样的问题,就是图形的计数问题。

计数时要求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例1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例2数出右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A B C D E

例3数出右图中共有()个三角形?例4数出下图正五边形中共有()个三角形?

A

E B

D C

例5数出下图中正方形的总数()个。例6数出下图中共有()个长方形。